構建“紅色朋友圈”,探索智慧黨建服務新姿態
人氣:
日期:2019-09-20
本站新聞資訊內容(圖片、文字、視頻、GIF)部分抄摘互聯網若有侵權行為請郵件通知:168890850@qq.com 做刪除處理
“在海外黨員不能現場參加黨組織活動和黨員學習,多虧有智慧黨建平臺這種方式,讓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組織的關懷。”作為一名在外黨員,曾經最困擾他的就是無法正常參加黨員學習和組織生活。今年年初以來,觀音山新城黨工委探索智慧黨建,實現黨員網上教育培訓,吳昊可以在線收看主題黨課、在線學習。
一、為黨建插上智慧的翅膀
觀音山新城共有黨員2732名,其中擁有智能手機的黨員超過七成,流動黨員、在外黨員超過100人。為更好地滿足這些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需求,觀音山新城黨工委搭建智慧黨建平臺,依托智慧黨建APP、小程序,積極探索開展黨員教育、黨員管理、黨建評議、基層治理、基層減負五個方面的新形式,讓智慧黨建成為黨員學習提升的主陣地。
智慧黨建平臺充分融合共產黨員網、遠教網站、學習強國等教學資源的優勢,積極探索黨員分類教育培訓方式,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的針對性、時效性。針對流動黨員,通過網絡課堂,讓其第一時間了解家鄉黨組織的最新動態,增強黨員歸屬感;針對老年黨員,定期推送“農家戲曲微黨課”,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針對“兩新”組織黨員,重點推出“黨建+技能”雙重學習菜單,增強教育培訓實用性。
二、破“鋼筋混凝土森林”阻隔
近年來,城市發展日新月異,越來越多觀音山本地“土著”、新市民、動遷戶住進同一小區。以前在村里,大家都是幾十年的老鄰居。現在走在小區里,絕大部分人互相不認識。依托智慧黨建平臺,各社區以網絡為載體,先后組織開展了“文明‘益’起行”“尋找最美兒媳”等6場網絡主題活動。“我想要臺輪椅”“我想要條棉被”……太平社區發起的“網上微心愿認領”活動,10名貧困居民的心愿被熱心居民們“搶認”,為困難居民解了急難。
家住埭伍橋社區的安徽兒媳黃家祥在丈夫突發腦梗后挑起了家庭的重擔,白天上班,晚上照顧丈夫、孝順老人。在社區舉辦的“尋找最美兒媳”活動中,黃家祥的故事經過微信推送在社區流傳越來越廣,不少素昧平生的鄰居還自發轉發鏈接幫她拉票。“隔閡少了,微笑多了。”黃家祥說,現在,走在小區里,會有鄰居向她微笑、打招呼,這讓她感覺心里暖暖的。
三、紅色朋友圈增強凝聚力
隨著居民公共需求由生存型向發展型升級,智慧黨建服務平臺與社區公共服務平臺職能相結合,注重“信息互融、服務互通、網格互聯、資源互享”,搭建黨群聯系的有效平臺。將醫生、律師、教師、專家等有專業素養的先鋒黨員一網納入,建立“紅色朋友圈”,引導他們發揮服務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利用智慧黨建APP,居民可在“社區服務”“投訴保修”等功能模塊下在線求助,線下黨員志愿服務隊及時提供“小微急”便民服務,打通了居民反饋問題與物業及時解決問題的渠道,有效彌補了社區治理的盲點和空白。

??售前咨詢客服
??添加微信咨詢
??全國服務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