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黨建長廊建設
                    
		
                    人氣:
                    日期:2019-10-24
                   本站新聞資訊內容(圖片、文字、視頻、GIF)部分抄摘互聯網若有侵權行為請郵件通知:168890850@qq.com 做刪除處理
                
            黨員戶里掛黨旗,普通群眾掛國旗。
在云南省綿延4000多公里的邊境線上,鮮艷的紅旗飄揚在村村寨寨、家家戶戶,也飄揚在各族黨員和群眾心里。
云南省有8個邊境州市、25個邊境縣(市)、110個邊境鄉鎮,邊境線長4060公里,居全國第三。
作為云南省推進“邊疆黨建長廊”建設工作的重點區域,近年來,普洱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兩個州市堅持從邊疆民族地區黨的建設特殊性出發,通過“黨建+”模式
,不斷夯實固邊、穩邊、興邊的組織基礎,著力把邊疆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發展的堅強堡壘、維護穩定的堅固基石、抵御滲透的鋼鐵長城,逐步實現了組織強、邊民富、邊疆興、邊防固、邊關美。
“黨建+古村落保護”:傳統古村換新顏
清晨,山腳下云蒸霞蔚,宛如云海。冉冉升起的太陽,時而躍出云霧,時而又藏入云層。此時,在翁基村的農戶家,端坐窗前觀景品茗,別是一番風味。
翁基村是芒景村的一個村民小組,位于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由于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之初,這里的布朗族群眾還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近年來,在芒景村黨總支的帶領下,翁基村黨支部立足于資源優勢,堅持“黨建+古村落保護”的發展理念,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固本強基立寨、古茶保護立寨、布朗文化活寨、生態產業興寨”,扎實有效地推進黨建工作和古村寨保護工作。
	 
采訪組到翁機村調研。吳文鋒/攝
上世紀末,為發展茶葉,村里曾采用密植方式,并用農藥化肥催產,結果產量上去了,但病害卻加劇。后來,村黨總支找來農業專家實地“把脈”,開出了“砍茶樹”的“藥方”。然而,卻受到了村民的反對。
2009年,黨員在叭時任村民小組長,他拿出自己的20畝茶園作為示范田,按照專家建議,按照比列砍掉大面積茶樹,杜絕農藥化肥,精心修剪、種植生態茶。兩年后,在叭茶園采摘的茶葉不僅芽頭大,且口感醇香,售價提升十倍。村民們看著生態茶價格不斷上漲,紛紛效仿種植。
同年,在叭帶領32戶村民成立了全村第一家農民茶葉種植合作社,并取名為柏木云霧茶葉專業種植合作社。之后,翁基村黨支部帶領村民先后組建了3家農民茶業專業合作社,覆蓋了所有農戶,形成了“黨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新發展方式。目前,合作社每年生產的古樹茶產量約27噸、生態茶產量約56噸,茶葉經濟總收入達700余萬元。
同時,被列為布朗族文化保護傳承點和弘揚布朗族文化經典示范村的翁基村,通過挖掘資源,全力打造精品鄉村旅游品牌。截至目前,村里共建有土特產展示亭10個、民宿12家,建成民居體驗館和展示館5棟。該村還先后榮獲省級“中國少數最有魅力休閑鄉村”“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稱號。
“黨建+‘賓弄賽嗨’”:各族人民一家親
跨進普洱市孟連縣景信鄉回俄村景信一組的寨門,村組活動場所上的寓意互幫互助的“賓弄賽嗨”四個鮮艷大字便映入眼簾。
景信鄉黨委書記巖依向大家解釋,“賓弄”意為親戚,“賽嗨”意為朋友,“賓弄賽嗨”特指傣族與周邊其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結交的“沒有血緣但像親戚一樣的朋友”關系,他們以家庭為基本單元,基于日常的家庭生產生活需要,自發結交,這一互助模式歷史悠久,至今在孟連民間普遍沿襲。各族群眾之間形成了一張超越民族邊界、村寨邊界、行政區劃邊界,甚至跨越國界,又相互交織的友好社會關系網。
	 
采訪組到景信鄉回俄村景信一組調研。吳文鋒/攝
“山上缺糧食、物資找壩子,壩區缺草料、燒柴找山上。”村黨總支書記巖相說,長此以往就形成了山區與壩區互幫互助的模式。根據當地的這一民間傳統,村黨總支堅持以“凝心聚力固根基、‘賓弄賽嗨’促振興”的黨建思路,完善“賓弄賽嗨”生產互幫、生活互助、經濟互通、文化互融等四項機制,帶領各族群眾在互幫互助中堅定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信念。
據孟連縣委組織部“兩新”組織工委專職副書記、辦公室主任李衍介紹,近年來,孟連縣抓住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機遇,強化黨建引領助推民族團結,形成了“眾人拾柴火焰高、齊心協力奔小康”的獨有的特色和亮點。同時,為最大限度釋放“賓弄賽嗨”團結互助機制助力脫貧攻堅的生機活力,普洱市進一步升華和擴展“賓弄賽嗨”團結互助機制的內涵和外延,通過黨建引領,因勢利導不斷在全市推廣向縱深發展,探索實行“縣際互幫、東西互助、城鄉互聯、干群互系、村組互包”的新型“賓弄賽嗨”模式,走出了一條邊疆民族地區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路子。
據悉,孟連縣貧困發生率已從2014年的31%降至2018年的1.32%。“賓弄賽嗨”一詞,從兩個稱謂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團結精神代名詞,從“鄉間小傳統”開出了一朵民族團結互助之花。
“黨建+警企村聯建”:走出穩固邊關路
勐景萊村民小組與緬甸僅有一江之隔,素有“中緬第一寨”之稱。由于地理原因,這里曾經面臨較大的治安壓力,村里的人居環境、經濟發展也面臨一些困難。
為實現“強組織、建陣地、聚人心、固邊疆”目標,2017年9月,勐景來景區有限公司黨支部、打洛邊防派出所黨支部和勐景萊村民小組黨支部,攜手建立的“警企村”聯合黨支部,按照“基層支部一起建、組織生活一起過、規章制度一起研、群眾工作一起做、平安口岸一起創、企業發展一起推、民生大事一起辦”的思路,實現了組織聯建、黨課聯講、活動聯過、黨員聯管和邊防聯固的良好局面。
	 
采訪組到勐景萊村民小組調研。吳景陽/攝
	 
警企村三方聯合巡邏。
“現在每天由派出所官兵、景區干部員工、護村民兵共同組成的40人聯合應急分隊進行治安巡邏,定期開展防火、防暴、防洪訓練和聯合巡邊執勤活動”,勐景來景區黨支部書記、總經理王宴鵬介紹,現在村民夜不閉戶,治安環境持續向好,村民的收入大幅增加,景區的發展得到了越來越多村民的支持,傣族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傳承。
同時,為夯實邊疆陣地建設,“警企村”三方通過建立愛國主義教育中心、建立云嶺先鋒黨建書屋、建立黨群活動中心、建立黨風廉政教育中心和加強邊疆黨建長廊建設,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規范化和標準化建設,為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打造理論學習的“大課堂”,提升技能的“營養庫”以及村情民意的“調研室”和廉潔從業的“警示基地”。
勐景來“警企村”聯創聯建讓支部聯建、黨員連心、三方聯合,發揮了以點帶面,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提升的示范帶動作用,在祖國的西南邊陲建起一條邊疆黨建長廊。
 
  
 
                             
                             
                            

 ??售前咨詢客服
??售前咨詢客服 ??添加微信咨詢
??添加微信咨詢 ??全國服務熱線
??全國服務熱線